如何织密编牢社会民生安全保障网,让更多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提升参保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山东潍坊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潍坊市社保中心创新创优服务模式,以保障服务民生为初心,以维护社保基金安全完整为前提,持续打造“满意+安全+一流”社保。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层层选拔评议和综合考量,中心被人社部确定为社会保险国家标准制定工作组8个成员单位之一,具体参与制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服务规范》。
社保体系日臻完善
“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潍坊市社保中心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形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企业养老保险实现国家统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顺利实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老农保”提前实现“清零”目标,困难群体政府代缴居民养老保险费标准不断提高。在全国率先开展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试点,建立健全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工伤保险体系,工伤保险按项目参保率保持100%。
“人社部门始终惦记着民营企业,及时出台了很多助企纾困的优惠政策,我们有信心扛过疫情、渡过难关。”潍坊东方大酒店人力资源负责人牟女士说,今年为他们缓缴养老保险费207.75万元,降低费率减征失业保险费6.72万元、工伤保险费1.84万元,解了公司燃眉之急。
“近年来,因疫情反复,诸多行业受到较大影响,我们坚持顶格落实阶段性减免社保费政策,2020年共计为4.4万家用人单位减免三项社会保险费49.06亿元,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潍坊市社保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全市严格落实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政策,自2018年5月1日以来,累计减征工伤保险费12.07亿元,减征失业保险费9.69亿元。“今年以来,我们还坚定落实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目前共为813家企业缓缴三项社保费2.01亿元。”
参保人数持续增加
“赶上了好政策,现在工资涨了,社保入了,越干越有劲头了!”受益人赵女士动情地说道,2021年潍坊市组织开展的环卫工人参保“春风行动”赢得了交口称赞。通过3个月的攻坚,全市4.4万余名环卫工人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实现了环卫行业参保全覆盖。
潍坊市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突出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全力推进参保缴费工作,成效显著。特别是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疫情,潍坊市社保中心迎难而上,创新开展“参保扩面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千方百计“挖潜”、扩面,主动服务企业,改革企业职工社保缴费基数申报办法,开展专项稽核,最大限度地解决缴费人数和缴费基数漏报等问题,有效增加参保人数,维护了企业职工社保权益。近年来,潍坊市参保人数逆势上升,企业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参保净增人数连续两年突破“双十万”,并连续两年提前四个月完成省定年度计划,相关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在参保人数持续增加的基础上,潍坊市社保待遇也在稳步提升。“有养老金托底,基本生活有了保障,我还能发挥余热,干点自己想干的事情,而且养老金每年都上涨,我们都非常满意。”家住潍坊市奎文区祥基花园的企业退休职工伦女士的一番话,道出该市企业退休人员对社保工作的认可和肯定。
潍坊市社保中心今年7月份完成的提高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养老金工作,惠及全市62.8万名退休职工。近几年,该市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55元增长到152元,其中65至74岁、75岁以上居民分别为157元和162元,全市163.8万城乡居民享受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工伤保险三项定期待遇,连续17年调整提高。
业务办理更加便捷
早在2017年,潍坊市社保中心就全面推行综合柜员制改革,实现一个窗口“通收通办”社保业务。同时,深入推进“一次办好”,持续推进业务下沉,探索实施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2021年以来,中心对标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以便民利民为目标,组织开展“社保经办服务质量提升年”等系列活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持续推进经办服务提质增效,多点发力打造人性化、精细化、温情化的“群众身边的社保”。
潍坊市社保中心还在全省率先建成的“社银直联”支付平台,社保、银行、个人三方数据不落地,实现待遇发放“秒到账”,既方便快捷了群众,又将经办风险降到了最低。“让参保群众既能享受到动动手指‘一网通办’的快捷,也能享受到社保服务‘就在身边’的便捷,这是我们社保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中心一位工作人员直言。
此外,通过实施退休“安心工程”,建立企业职工退休预审机制,研发“职工缴费信息预审系统”,全面升级“职工养老金查询”功能,潍坊市社保中心千方百计让退休服务更暖心。中心创新开展领取社保待遇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研发应用“潍坊市领取社保待遇人员资格认证平台”,通过大数据对全市230多万名领取社保待遇人员实施“静默认证”,动态成功率最高达97.8%,在全省名列前茅……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社保中心负责人表示,全市社保机构将进一步深化完善社会保险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持续提高管理精细化程度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保险保民生效能,“从而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