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22陕西—长三角地区经济合作活动之一,11月9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商务厅承办的“陕西省功能区项目推介会”在西安举行。活动中,陕西自贸试验区作为陕西省重要开放平台被重点推介。
陕西省功能区项目推介会现场
近年来,陕西省制造业综合实力不断提升,2021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总量居全国第12位。汽车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速增长、现代化工产业领跑全国、航空航天与装备产业向高端化迈进、新材料产业发展全面加速、医药产业深入发展,构建“6+5+N”现代制造业新体系。
陕西与长三角地区保持着紧密的交流合作,今年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在陕投资合作项目2043个、实际到位资金2470.76亿元。作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陕西自贸试验区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自贸试验区,陕西自贸试验区聚焦“丝路自贸区”“科创自贸区”“农业自贸区”“会展自贸区”建设,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先行先试,在制度创新、产业聚集、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等方面大胆探索,形成创新案例680项,32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83项在全省复制推广;打造了“通丝路”“跨境电商综合服务”“能源类特色供应链合作”等20多个功能性平台。
而这些制度创新成果和功能性平台,打破了外界对陕西的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的刻板印象,并在投资兴业中获得了政策红利所带来的丰厚回报,进而激活了陕西的经济活力,推动了产业发展。
比如在金融领域,陕西自贸试验区率先开展的国际保理美元融资业务试点,可为企业节省融资成本3%以上;搭建的中欧班列长安号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已为43家企业提供55亿元资金支持。
中欧班列快速通关跨关区出口专列
除了面向市场主体需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陕西的对外开放优势持续放大,成为引领高端产业的强劲功能。
陕西自贸试验区依托航空和铁路两大口岸,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目前,航空口岸已开通货运航线42条,货邮吞吐量增速居全国十大枢纽机场前列;创新实施机坪“直提直装”新模式,实现了国际货物24小时“随到随提、随到随装”。
铁路口岸已开行中欧班列长安号干线通道17条、“+西欧”线路17条,实现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主要货源地互联互通;实施“铁路运输方式舱单归并新模式”,节省企业90%以上的报关费用;实施“铁路进出境快速通关”模式,通关时间压缩1/2;实施陆地启用港退税试点政策,首单退税业务时限压缩了90%。
中俄丝路创新园
陕西自贸试验区与综保区、开发区在区域上高度重合,免税、免政、保税、退税等优势政策叠加,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这些“开放要素”,都对全省的产业链招商产生促进作用。
截至目前,陕西自贸试验区内累计新设企业85072家,其中外资企业904家,新增注册资本1.13万亿元,以不足全省1/1700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70%的进出口贸易额,吸引了全省3/5的外商投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占到全省的40%。
《陕西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指出,将以打造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着力构建“6+5+N”的现代制造业新体系,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5.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8%。
作为陕西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陕西自贸试验区将继续在产业聚集和转型升级、资源要素配置、高效服务经济功能中发挥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