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欧班列(长沙)累计发运1012列,成为湖南、长沙扩大开放的新引擎。
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大牌云集、美食飘香的五一商圈,吸引海内外游客争相打卡,见证长沙消费复苏、对外开放的提速。
不靠海、不沿边、位居中部腹地,曾是长沙对外开放的劣势。
但长沙有拥抱世界的决心。没有交通优势,就自己开辟物流通道;身处内陆,就想办法扩大辐射范围——
2022年,自贸区长沙片区入选全国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十佳园区,进出口总额突破千亿元;全市实际使用外资、对外实际投资增幅均居中部省会城市首位,获评中国投资热点城市;中欧班列(长沙)开行量超1000列,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面对发展新机遇,长沙坚定不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强主体、建平台、拓通道,精准发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放眼世界,长沙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登高望远,开放长沙正在发展坐标中加速上升。
开放经济首位度持续攀高
180家“世界500强”在长兴业
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2022年新晋全球“灯塔工厂”名单,博世长沙工厂入选。自2004年11月入驻长沙经开区以来,世界500强企业德国博世集团对长沙“情有独钟”。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2年、2016年进行了4期建设,总投资超过25亿元人民币。
德国巴斯夫、日本永旺、英国保诚、荷兰壳牌、法国威立雅、新加坡益海嘉里、瑞典宜家……他们与博世一样对长沙高看一眼厚爱一筹。截至目前,已有18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长兴业。
近年来,长沙开放经济首位度持续攀高,已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往来。据市商务局统计,预计2022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30.85亿美元,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对外实际投资额10亿美元,占全省总量的八成,也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
开放催生机遇,开放带来发展。
历经50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后,2022年12月21日,新一批三一SY980H挖掘机运抵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参与该国最大铜矿建设。
2022年前9个月,三一重工实现国际销售收入258.8亿元,同比增长43.7%。同时,三一重工挖掘机全球市场份额快速提升,海外市场份额已突破8%,在美国、英国、意大利等海外挖掘机市场大国,销售收入均实现60%以上的高速增长。
以硬核产品拓展海外市场,三一集团成为“长沙制造”勇闯世界的缩影。
2022年国际国内各种不确定因素叠加,逆势下的长沙外贸,化危为机迎来新曙光。
海关统计显示,2022年1-11月,长沙外贸进出口总值3016.4亿元,比2022年同期增长25.6%。增速领跑中部省会城市。其中,长沙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152.5亿元,增长48.2%;对非洲进出口223.9亿元,增长79.1%。
机电产品,尤其是高新技术产品,成为长沙出口增长的核心助力。2022年1-11月,长沙市出口机电产品989.8亿元,增长28.5%,占长沙市出口总值的43.9%。高水平开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开放平台支撑力持续增强
自贸区长沙片区入选“十佳园区”
2022年11月29日,在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成果展示暨重大项目签约活动上,15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拥抱长沙,总投资506.5亿元。
“我们此次的签约项目将在前三年投资6亿元,未来五年投资30亿元,主要做高压电机等产品。”汽车零部件企业索恩格2004年进入中国市场,公司的中国总部和研发中心都落户在长沙经开区。“选择深耕自贸区长沙片区。不仅是看中了自贸区快捷的交通路网、蓬勃的经济增长活力、优秀的教育资源和丰富的人才储备等优势,也源于我们对于自贸区优质营商环境的充分认可。”索恩格汽车部件(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孙国忠表示。
在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这块“试验田”里, “双向奔赴”的牵手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2022年来,长沙开放平台的支撑力持续增强。
自贸区长沙片区入选全国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十佳园区;区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80项;制度创新指数全国排名提升6位。“邮快跨”集约发展新模式获国务院肯定推介。2022年1-11月,实现进出口总额1181亿元,同比增长44.86%;新引进项目100个,总投资1084.95亿元;新设立企业7459家,同比增长35.2%。
在全国21个自贸试验区中,湖南自贸试验区是唯一被赋予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重任的改革创新试验田。
“开普狮”坚果、“火酋长”辣椒酱、“荣耀部落”咖啡豆、“胡美娜”芝麻油……2022年10月29日,在长沙举行的第二十三届中国中部农业博览会非洲进口农产品馆中,150多种包装精美的非洲商品成为一道靓丽风景。
作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的核心区,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敢闯敢干,在全国率先与非洲开展对非本币结算贸易试点、建设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启动“非洲品牌仓”项目、推动106款非洲品牌产品进驻各大商城……
依托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和中非经贸博览会,长沙正全力打造内陆地区“不沿边、不靠海”对非贸易新模式。
2022年前11个月,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实现对非进出口额81.4亿元,同比增长211.5%。全国首个“中非评议基地”“植物提取物评议基地”落户长沙。
自贸试验区、2个海关特殊监管区、6个功能性口岸、7大国际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长沙平台数量居中西部省会城市前列。长沙成为全国第三个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预包装食品业务的城市,雨花区获评全国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开展“跨境电商+保税展示”新零售创新改革试点,跨境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30%。中国-巴西农业科技产业园等境外园区建设稳步推进。
开放通道便利性持续增强
中欧班列(长沙)发运1012列
1月3日,随着一阵火车鸣笛声,搭载着工程机械设备、家电、生活用品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长沙国际铁路港出发,启程前往波兰。2022年,中欧班列(长沙)共开行113列本土制造业专列,同比增长25.56%。
“专列的发运是支持本土企业积极探索国际物流多元化、大力扩大海外市场份额的有力举措,有效提升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助推企业外贸高质量发展。”市政府物流口岸办有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以来,工程机械海外市场持续向好,长沙“智造”的国际营销也进入了“提档加速期”。
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吉利汽车、山河智能……在海运空运受阻的情况下,中欧班列(长沙)和一大批企业合作开行“定制班列”,提供全程物流运输解决方案,有效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海关统计显示,2022年1—11月,长沙工程机械进出口达144.2亿元,增长108.6%。
中欧班列不断拓展新线路,扩大朋友圈。2022年成功开行长沙-拉脱维亚、长沙-蒙古国、西欧回程等3条新线路,并积极对接RCEP,联动怀化开行东盟班列。常态化线路增至14条,成为稳定全球供应链的“黄金通道”。
一趟趟“钢铁驼队”穿梭往来,成为湖南、长沙扩大开放的新引擎。2022年,中欧班列(长沙)累计发运1012列。其中出口547列、进口465列。货值25.39亿美元,货重71.15万吨,连续四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中欧班列(长沙)是长沙为实现高水平开放、加速构建物流全球的立体国际通道网络的缩影。
借助陆、水、空三路“出海”,长沙深度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正在加速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
在黄花国际机场,近日,一架满载预包装食品的货机,从长沙直飞非洲埃塞俄比亚,这是长沙企业首次对非洲国家开展预包装食品出口业务,这批货物将成为非洲国家新年的畅销产品。
2022年湖南首条非洲货运航线——“长沙—亚的斯亚贝巴”货运航线已执飞120架次,累计发运货物4800吨。更多优质非洲产品通过长沙走向全国,更多湖南制造走向广阔的非洲市场。
2022年,长沙新开国际货运航线7条,货邮集散分拨中心启动运营,初步构建通达五大洲国际货运航线网络。
在霞凝港,装载卡车来回穿梭运送集装箱,大型船舶正由起重机械装卸货物,即将扬帆远航。全年集装箱吞吐量预计完成20万标箱。
水、陆、空通达世界,开放通道“握指成拳”,开放长沙大步奔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