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特殊综合保税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全球数据处理规模最大的地方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海坚持扩大开放,在近年形成了一大批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开拓性创新,成为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高地。2022年,上海在提升国际贸易中心能级和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无论是贸易新模式新业态快速成长,还是作为外商投资首选地持续巩固,其背后都有金融的大力相助。
外汇管理改革深化释放政策红利
2022年初,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启动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涵盖9项资本项目改革措施和4项经常项目便利化措施。目前所有试点政策均已落地见效。
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业务的便利化,叠加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产生了实实在在的试点成效。工行上海市分行丰富全场景跨境支付结算产品配套,将金融元素融入“外汇局区块链平台”“单一窗口”“跨境公服”等信息平台,形成特色跨境服务。该行通过与设在临港的某大型外资制造企业建立财务系统“银企互联”,使企业直接对接银行人民币和外汇业务清算系统,配合优质企业高水平试点“免审核”的政策,从指令接收到款项汇出全程只需20分钟,实现客户资金跨境支付的“秒发”,不仅帮助企业将财务成本控制到极限,也促成企业进一步提升账期管理的精准度。
创新更上一层楼的还有上海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业务。2020年4月起,上海自贸区内符合条件的创新型企业可在5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2022年5月末,外汇局上海市分局根据总局发布并实施的《关于支持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开展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的通知》,决定在增加“专精特新”企业为试点对象的同时,扩大政策惠及区域至上海市全辖,且将自主借用外债等值额度从500万美元提升至1000万美元,再度专门针对高新技术类企业释放更加便利化的跨境融资政策红利。同在2022年5月,随着首笔银行贸易融资跨境资产转让业务落地,临港新片区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的转让主体扩大至银行及其代理机构,业务种类则覆盖银行不良贷款和贸易融资资产。
跨境金融服务提升上海总部经济能级
上海有超过6万家外资企业,是中国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为集中的城市。截至2022年9月末,上海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77家、外资研发中心523家。外汇局上海市分局立足上海市经济结构特色和发展战略,充分释放跨国公司跨境资金池、上市公司跨境股权激励计划等政策红利,为跨国公司总部发挥资金管理、人才管理功能创造便利优质的跨境金融服务环境,支持上海总部经济提质增效、国际贸易中心高水平发展,受到市场主体广泛欢迎,取得良好成效。
外汇局上海市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跨国公司跨境资金池帮助企业用集团内部融资替代了一部分外部融资,盘活了集团内部沉淀资金,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通过集中外债额度和境外放款额度,可更加灵活配置跨境融资能力,企业境内外融资更加便利。
过往,某日资电子工业品制造商集团的中国子公司均各自直接进行跨境资金划转,每个月发生150笔左右的交易;开展净额轧差业务之后,该集团的跨境交易量大幅降低至每月5笔以内,每年节省约94万美元换汇及管理费用。截至2022年11月末,上海154个跨国公司跨境资金池内涉及1922家境内成员企业,这些成员企业在主办企业完成一次性外债或境外放款登记后均可以借用外债或者开展境外放款业务。经常项下集中收付和轧差净额结算业务极大程度简化了经常项下跨境收付,降低了企业财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