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商报记者从深圳前海获悉,2022年,前海新推出制度创新成果80项,累计765项;新增全国复制推广7项,累计72项,制度创新指数位居全国自贸区第一。同时,密集出台金融、商贸物流、专业服务、法务区、智库建设、科技创新、总部经济等10余项政策举措,适用范围覆盖120.56平方公里,实现“物理扩区”“政策扩区”同步推进。
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资料显示,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强调加快推进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重大平台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其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合作中的试验示范作用。
当前,前海正加速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香港融入国家发展首选地、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及国际化城市新中心。
数据显示,2022年前海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1948.7亿元,增长5.2%;实际使用外资占深圳的53.5%、广东的21%。2022年1—12月,前海合作区(120.56平方公里)实际使用港资56.08亿美元,新注册港资企业729家,新孵化港澳创业团队53家。
《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发布后,合作区牢牢把握“扩区”和“改革开放”两个重点,生机勃勃发展态势更加凸显。要求到2025年实现“高端要素集聚、辐射作用突出的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到2035年建成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强、创新策源能力强、协同发展带动能力强的高质量发展引擎。
作为与香港关联度最高、合作最紧密的区域之一,2022年1—12月,前海合作区实际使用港资56.08亿美元,占前海合作区实际使用外资的95.64%,在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发挥了“桥头堡”作用。
以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为例,目前,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已签约入驻金融机构240家,港资、外资机构占三成,恒生前海基金、联易融数字科技、大新银行等重点港资、外资金融机构落子。去年9月,深港首次联动发布风投创投18条措施,内容涵盖“募投管退”全流程、全生命周期扶持,并统筹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内的优质产业载体,有效拓展香港经济发展空间。目前,已有包括招商局创投、国新风险投资、渣打股权在内的80余家机构入驻风投创投集聚区。
在法律服务业方面,去年前海管理局正式启用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随后配套出台区内高端法律服务业集聚的扶持办法,吸引更多港澳地区、国际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人才到前海发展。截至目前,已有司法机关、仲裁机构、国际商事调解、粤港澳联营律师事务所等150余家法治机构入驻法务区。接下来,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将着力打造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和知识产权保护高地,推动前海与香港进行全方位法律规则衔接,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此外,为促进产业集聚,前海提出“空间+政策”双支撑。例如,依托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前海将拓展80万平方米优质产业空间,支持风投创投机构、团队叠加享受深圳市、南山区和前海政策,涵盖“募投管退”全流程、全生命周期,推动创新资本跨境流动便利;前海国际税务师大厦实际租金约为市场租金的6.5—7折,在区位上毗邻金融城、人才港、国际仲裁大厦等产业集聚区及前海行政服务中心,可为入驻机构带来丰富的客户资源与便利的政务服务。
日前,前海管理局印发《关于服务深港合作鼓励总部企业发展的实施办法》,尤其聚焦“前海全球服务商计划”,瞄准世界500强跨国企业地区总部、境内外上市企业以及金融总部企业等。在前海新注册或新迁入的总部企业最高可获1000万元落户奖励;符合前海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支撑引领作用的企业,可按程序直接认定为总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