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新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商务部在吹风会上表示,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是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重要一步。下一步,商务部等部门将采取多种举措,助力企业获取新订单,开拓海外市场。
作为外贸大省,今年4月21日是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8周年。
8年来,广东省内海关以畅通粤港澳大湾区物流通道、促进新型贸易业态发展、实施智慧监管为着力点,支持广东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省自由贸易试验区实现进出口总值5350.8亿元,同比增长27.8%,在全省外贸占比稳步提升。
实际上,广东自贸试验区之所以实现全省外贸稳步提升的成绩,也得益于持续推进的“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学院副教授陈建伟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指出,广东省实行“放管服”改革以来,对外贸企业影响最大的体现在“节约时间”和“提高效率”两方面。“开办企业的流程时间缩短,效率提高,这有利于激发企业家创业精神。企业进出口相关管理权限被极大地简化,办理时间缩短,企业进出口申报等各项工作办理时长缩短、效率提升,企业就能够更好地抓住市场机会发展自己。”
“放管服”改革力促外贸稳步增长
“欲致其高,必丰其基。”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土质”优劣直接关系经营主体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而“放管服”改革作为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能更好地服务进出口企业,为他们平等竞争、蓬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近年来,广东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政府服务、创新方式,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优化营商环境经验。
广州、深圳、拱北、黄埔等海关稳步扩大“大湾区组合港”“湾区一港通”改革试点范围,通过港口资源互补增强沿江港口的国际航运港口资源,连通珠三角制造业大市和港口,大幅缩短货物平均堆存期,显著为企业节省成本。
据了解,“组合港”与“一港通”改革模式,是以广州南沙港、深圳蛇口港、盐田港等航线资源丰富的国际大港为枢纽港,以货源充足的珠江各内河码头为支线港,将枢纽港和支线港视为同一大港口,形成“两港如一港”“一港多区”的港口群格局。在该模式下,企业可以实现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组合港”“一港通”改革试点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广东省内已累计开通航线44条,共有约40万标箱的货物通过该模式运输。广东省内海关积极推进“组合港”“一港通”改革试点,目前该模式已覆盖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加快推动跨境物流发展,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高效联动。
其中,海关在广东自贸试验区的南沙、前海和横琴三地,探索实施移动远程监管新模式,推进“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技术整改移动远程监管”等创新举措,有效提升监管效能;还加强与澳门监管合作,对符合条件的输内地澳门制造食品,实施便利化通关措施,实现货物“秒速”通关,有效降低企业成本。
4月17日,26个装有空调机、微波炉等出口家电的集装箱采用“湾区一港通”模式,在佛山顺德北滘码头办理通关手续后,通过驳船运至广州南沙港,再装上国际货轮运往意大利、希腊、荷兰等国家。相较于传统的水水联运、国际中转等通关模式,货物通关周期减少至少3天。
据介绍,广州海关与广州港联合推出“湾区一港通”改革,以南沙港为枢纽港、珠江内河沿江港口作为支线港,形成“两港如一港”的作业模式,实现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加快建设以广州南沙为中心、辐射整个泛珠三角地区的“海陆空铁”立体贸易枢纽。
4月19日上午,一辆装载有冷冻猪肋排等货物的厢式货柜车从位于横琴西北角的横琴大昌行物流中心驶出,通关后发往澳门仓库,最快1小时内这批货物即可到达货主手中。今年以来,横琴大昌行物流中心暂存业务运转火热,在二楼的整层仓库,产自境外的数千箱冷冻食品、即将供应澳门各大餐厅的餐具等源源不断涌向这里进行存储,之后将分批运返港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