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自贸通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以三大平台激活三大动力,再造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丨粤向高质量

   2023-08-23 ​21世纪经济报道40
核心提示:在横琴,琴澳产业联动开枝散叶,宜居宜业生活环境日益趋同澳门,琴澳一体化发展律动强劲;在前海,超300家金融机构顺利入驻,“六大集聚区”持续释放产业乘数效应;在南沙,首批科研院所已落地南沙科学城核心区,立


在横琴,琴澳产业联动开枝散叶,宜居宜业生活环境日益趋同澳门,琴澳一体化发展律动强劲;在前海,超300家金融机构顺利入驻,“六大集聚区”持续释放产业乘数效应;在南沙,首批科研院所已落地南沙科学城核心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共同探索全球科技前沿……


改革开放是广东的鲜明特征,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广东继续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今年3月以来,为研究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广东省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开展了全省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活动,14个调研组奔赴全省各地“解剖麻雀”,横琴、前海、南沙三大战略平台是重要的调研内容。作为广东新一轮重大发展机遇期的标志性节点,粤港澳大湾区被赋予了“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的全新定位,三大平台将以点带面继续引领带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


在三大平台调研组组长、中山大学原副校长、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理事长李善民看来,三大平台是大湾区发展的三个引擎,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横琴带动澳门产业多元发展,也进一步辐射珠西地区;前海聚焦现代服务业,促进香港和内地的科创、金融合作,也为香港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南沙产业基础扎实,位于大湾区的地理几何中心,未来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一直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任务之一,从三大平台的产业近况可一窥大湾区产业发展图景。事实上,优质企业在三大平台落地、深耕,实现创新要素集聚,也催生出了枝繁叶茂的现代产业。


隔江相望,横琴在产业上与澳门有机结合、适度拓展,106.46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四新”产业发展壮大的沃土。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发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新产业。目前,横琴聚力攻坚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产业、现代金融产业四大产业,尤其在高端制造产业方面,横琴已经有了明显的成果。


“我们要让中国存储走向世界,解决这一领域国内‘卡脖子’的局面。” 珠海妙存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我们从芯片、系统软件到研发全部实现了国产自研”。


一枚小小的芯片折射着横琴集成电路产业的萌芽与生长。这家公司由知名芯片原厂企业全志科技联合创始人龚晖于2017年创立,致力于自主研发存储控制器芯片及固件,创立之初就注册在横琴。


不只妙存科技,广东齐芯半导体有限公司、珠海艾盛科技有限公司……越来越多的珠海芯片企业聚集在横琴国际科技创新中心7号楼的粤澳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2022年,粤澳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入园企业总营收超9亿元,成为横琴高端制造业“成绩单”上浓墨重彩的一笔。2022年,横琴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9.52亿元,同比增长28.3%,高增速背后反映的是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


另一边,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金融业、法律服务业逐步联通港澳、接轨国际。


截至8月初,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已入驻汇丰集团、瑞银集团等305家全球金融机构,82家是港资外资。截至今年上半年,涉税服务业集聚区落地全国百强会计所、资产评估机构、4A及以上税务所16家;深港国际法务区已集聚司法、仲裁、调解、法律服务等六大类176家法律服务机构。


“前海的变化简直‘一年一个样’。”前海的变化让所有人惊讶。改革开放时期的“深圳速度”,曾让深圳从一个小渔村迅速成长为国际化大都市;如今的“前海速度”,也在更新着前海这个“特区中的特区”的面貌。


一个小细节令大家印象深刻。在深圳市前海服务集团的会议室,墙上用巨大的图表展示了今年一季度的重点工作进度,详细阶段性目标成果、责任部司、分管领导、责任人、当前状态等信息一览无余,权责分工一清二楚。


具有深港特色的产业服务在前海有很多,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厂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这个项目在2014年发起成立,如今已形成了集众创空间、孵化器、总部基地于一体的对港系列产业空间。截至今年7月,前海已建和在建的梦工场系列空间面积约36万平方米,累计孵化创业团队超900家,其中港澳台及国际团队占比超60%。


在南沙,企业同样正纷至沓来。


2022年,《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下称《南沙方案》)赋予南沙新定位——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为南沙的发展按下“加速键”。南沙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沙方案》出台后,想要落户南沙的企业纷纷打电话咨询,区里的招商联系电话几乎爆满。”


7月4日,广东省广州南沙建设发展工作委员会在成立后首次向公众亮相,由省市区主要领导“挂帅”,逐渐清晰工作机制与目标,未来将加强与横琴、前海等平台的深度联动,引领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


南沙产业发展方向有一个浪漫的名字——“芯晨大海”,加快发展“芯”片和集成电路研发制造等核心产业,促进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创新发展,发挥具有“晨”光和希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引领作用,强化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汽车等“大”制造,聚力发展“海”洋经济。


协同港澳释放大湾区创新能量


南沙正在重塑产业定位,汇聚各类科创动能,转化应用港澳优势,激活面向世界的未来之城。


这里是一片广阔富饶的土地,气候温暖,植被丰富,珠江在这里缓缓地流向大海,是广州唯一的出海通道,也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发地之一。


近年来,南沙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先进制造、高端装备、航运物流等产业持续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布局,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


南沙初步形成了覆盖宽禁带半导体设计、制造、封测、材料全产业链的完整生态,是国内仅有的以车规级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为核心的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区。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正在加速,为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南沙日渐发挥着重要的链接作用,将香港、澳门的科创资源引入内地,促进产业化发展。


目前,南沙正高水平推进南沙科学城、港科大(广州)二期、国际化人才特区等平台建设,打造广州科技创新走廊南部极点。


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展示馆,这里既陈列着校友企业研发的新款机器人,也有精心设计的互动科技项目例如时钟墙、3D打印机、无人车等。


港科大(广州)以跨学科、跨领域交叉融合为特色,采用“枢纽”和“学域”的学术架构,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和前沿学科,进一步推动实验室知识向产品化转化。


今年以来,港科大(广州)的校企合作实验室相继成立,涉及图技术领域、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推进科技创新、产学研转化,也带动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


从事物理海洋研究的吴宝兰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广州的海洋科研十分注重产学研转化。作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博士后,她在博士毕业后前往波士顿公派留学,3年前作为引进人才来到南沙。


在南沙工作的3年中,她也深刻体会到当地引进科研人才的诸多创新机制。“南沙博士后工作站集聚了16个理事单位和162个会员单位,我可以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所、港科大(广州)、南方海洋实验室进行科研合作,不仅可以进行多学科的科研交流,也可以充分发挥各个单位科研设备等的资源共享。”吴宝兰说,这些政策吸引了大批科学家在此聚集。


2022年是南沙科创发展的关键之年。以南沙科学城为核心的科创平台体系建设加快,南沙正着力深化粤港澳科技联合创新,探索“港澳成果、南沙转化”,华南技术转移中心与港澳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深化,目前已实现300余项粤港成果需求对接。


南沙还在全国率先探索出拥有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溯源中心,成功实现了商品信息向数据生产资料的转化。截至今年6月中旬,全球溯源体系应用已涵盖一般贸易、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出口等全贸易方式,覆盖食品、消费品、汽车等品类,累计赋码1.1亿个,溯源商品货值607亿美元,全球15039家企业参与溯源,涉及8716个商品品牌。


从南沙这一大湾区的地理几何中心延伸开,粤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将各地创新要素串联起来,科技协同创新能量加速释放。目前,横琴布局建设各类创新平台26家、前海集聚创新载体79家、南沙建成高端创新平台128家。


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试验田”


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方面,大湾区率先探索试验。


在前海标志性建筑的中国首座国际仲裁大厦,华商林李黎(前海)联营律所的律师们正在忙碌地工作,这家律所是全国首家粤港联营律所。截至今年2月底,全国16家粤港澳联营律师事务所已有8家入驻前海,在前海执业的港澳籍律师超过70名。


前海又成为继上海、海南之后,第三个可以设立中外联营律师事务所的地区,今年3月14日起,符合条件的中外律师事务所可在深圳前海合作区内实行联营,向中外客户分别提供适用的法律服务,或者合作办理跨境和国际法律事务。


去年1月4日,深圳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正式启用,以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第一国际商事法庭)、深圳国际仲裁院为突破口,以终审和一裁终局的“双终”架构为支撑,高标准建设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两中心一高地”即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和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据深圳国际仲裁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国际仲裁院形成三大跨境协同平台,包括立足香港的华南香港国际仲裁院、立足前海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以及在福田区的深圳市涉外涉港澳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


在前海,聚焦现代服务业,金融、产业集聚、商贸物流等一系列产业政策密集出台。今年2月,《关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出台,围绕深化深港金融合作、深港金融市场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发展特色金融产业、加强金融监管合作等方面提出30条具体举措。


截至8月,前海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805项,78项在全国复制推广,成为“一国两制”框架下先行先试、引领制度创新的“策源地”。在中山大学发布的“2022-2023年度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中,前海蝉联第一。


珠海横琴跨境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周运贤是最早一批在横琴进行跨境电商创业的澳门青年,在横琴看到产业做大做强的出路后,他便将初创企业从澳门搬到横琴,“在澳门,我们的业务发展体量受限,立足横琴后,我们不只待在横琴,可以面向更广大的内地市场,与澳门的密切合作又让我们把握住与葡语系国家开展业务的国际窗口。”


“我们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受益者。”周运贤表示,企业每一步发展都赶上了国家政策的红利,尤其是对外开放的红利,进而能够由点到面打通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


如今,周运贤也想带动广东其他地区共同搭上跨境电商的发展快车,“下一步,我们要用好这些制度机遇,推广跨境电商综合服务,把地方产品国际化,例如肇庆的贡柑也可以通过跨境电商走向全球,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与港澳共建融合发展“新家园”


无论是创业还是就业,抑或是到内地参加更多活动,港澳居民通过三大平台融入湾区内地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2015年,姚震邦来到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创业,成为众多踏入前海、开创事业的香港青年中的一员。


姚震邦曾在国外攻读电子工程专业,并在中国香港和美国创业;进入前海后,他的企业成为第一批入驻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的企业之一,也承接了深圳第一条海底隧道工程。姚震邦将自己在前海的收获和感悟分享在社交网络,希望带动更多香港青年来到内地。


傅旭晖是前海管理局港澳处港籍员工,通过校招途径招考到前海。他透露,目前前海的事业单位招考中,除了明确有限制的岗位,其他岗位为香港居民和内地居民提供同样的竞争平台,“公务员等相关校招系统还会释放出一些专门针对港澳人士的招聘名额”。


去年,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前海正式发布“惠港九件实事”,从住房、创业、服务、就业、平台、科创、金融、落户、民生九个方面,为港人港企在前海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为港澳青年在深圳发展提供便利化条件。


聚焦于深港合作的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前海对港资港企提供优惠政策、建设重大合作平台,举办了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大赛等项目,建设了7000多套人才住房,建设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提供港人港味港服务,孵化了700多家创业团队,香港团队占比在一半以上……


走上前海街头巷陌,香港元素比比皆是。无论是斑马线上标识的 “望左”“望右”,还是越来越多的香港餐厅……前海围绕“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战略定位快速发展,也在带动更多香港人士来到内地、了解内地、融入内地。


前海香港商会还编制了《港清港楚——港人前海指南》,定期更新面向港人的前海工作创业指南,以漫画的形式清晰地给出办理社保、缴纳税款、注册公司等具体操作步骤,十分方便。


“目前是港人到内地尤其是前海发展的良好机遇,前海香港商会定期组织分享会,提供场地和供应链等服务,帮助香港居民到前海考察、开办企业。”前海香港商会餐饮专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乜都有文化创始人梁尊浩2019年回到内地创业,他感受到前海推动香港青年到内地创业就业的力度很大,“例如,提供人才房、创业补助,但未来还需要更多关注文化方面的差异,鼓励香港青年先来体验内地的生活环境,打消顾虑,跨越心理的障碍。”


更多的大湾区硬联通、软联通措施正在加快落实。5月1日,“港车北上”政策对外公布,7月1日零时起,符合条件的香港机动车车主在港方预约通关获准后,就可以驾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驶入广东。


横琴则积极营造趋同澳门的宜居宜业环境,推进共商共建、产业多元、琴澳一体化发展。民生方面,横琴“澳门新街坊”作为首个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为澳门居民建设的综合民生项目,预计在今年下半年整体竣工验收。


横琴执委会民生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澳门青年实习计划让更多的年轻人熟悉内地。2022年澳门青年实习计划推出以来,189个实习岗位共吸引890人次澳门青年踊跃报名,也首次为澳门青年提供上海、广州、深圳等异地实习岗位,为澳门青年们未来的创业、择业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


“另一方面,我们也在公共文化、公共体育方面凝聚人气和人心,在横琴举办了全国大学生电竞比赛小组赛,决赛放到澳门举办,也和澳门联动举办马拉松比赛,近1000名澳门选手参加比赛。”该负责人表示。


《南沙方案》提出,到2025年,将南沙打造成为港澳青年安居乐业的新家园。截至今年4月中旬,南沙已建成创享湾、创汇谷、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厂等11个青创平台,拓展了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空间,累计引进港澳青创团队(项目)超过450个。


除了让港澳青年“壮有所业”,南沙也着力构建“老有所依”的完备养老体系。日前,《南沙区公办养老机构入住本区港澳老年人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向港澳老年人开放南沙区公办养老机构床位,首批50张专属养老床位设置在南沙区养老院内,价格不及香港养老机构价格的三分之一,进一步帮助解决香港的住房难、看病贵、养老成本高等民生问题。


在推进科技、产业发展的同时,三大平台通过日益优化的民生“新家园”,吸引作为关键要素的“人才”从世界各地汇聚湾区,带来源源不竭的科创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i-maoqu.com/news/show-28775.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头条直达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直达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版权所有:上海环球投资有限公司

沪ICP备150492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