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宇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杨同玉
春节过后,位于中俄边境的黑龙江省东宁口岸一派繁忙景象。装载着松子、大豆、果蔬等进出口的货车正有序地等待通关。现在,只需十几分钟,一辆货车就可以完成通关。
年初以来,东宁持续加强与俄方的交流,掌握出入境车辆动态,及时调整勤务,科学部署力量,最大限度压缩查验时间。实现了“通关出入加速度,通关秩序有保障,通关全程无堵点”。记者了解到,农历春节口岸开关后,截至2月17日,东宁口岸通关货车595辆,共进出口货物7807吨,货物主要是大豆、果蔬、松子等产品。
装满货物的运输车。(汪宇摄影)
俄罗斯松子是东宁互市贸易进口交易的主力产品。“东宁市年进口松子3万吨、松子仁5000吨左右,产业链条完善,‘外—中—外’加工销售模式成熟,是黑龙江省规模最大的进口加工基地。”据东宁市外经贸发展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东宁松子加工产值3.2亿元,为边民创造收益551.87万元。
作为本地较早一批对俄农业合作的企业,东宁银河贸易公司探索走出了一条“国外建基地、国内深加工”发展模式,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投资建设了农场、农业机械公司、粮食仓储烘干等对俄农业合作项目。
“目前我们公司已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哈洛里区种植耕地2万公顷,并对8631公顷耕地做了俄罗斯有机粮食基地认证,加入俄罗斯超前发展区,定位高端有机种植业。2021年末,东宁银河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兴建的10万吨进口大豆加工项目正式投产,境内外互动,形成了完整的大豆跨境连锁加工产业链。”公司总经理吴富海说,“我们的产品销往长三角地区,剩下的豆粕则作为有机饲料又出口欧美国家,实现了原材料在境外、产品销售在境外的‘两头在外’的发展格局。”
2023年,东宁市累计完成全口径进出口总值44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出口总值25.7亿元,同比增长13%;进口总值18.3亿元,同比增长27%。
进口松子装卸中。(汪宇摄影)
按照近日出台的《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牡丹江协同发展先导区建设实施方案》要求,依托东宁口岸区位、当地产业结构、贸易特点和差异化发展战略,东宁市将按照“一区四园”规划设计思路,规划建设总占地面积为8.28平方公里的协同发展先导区东宁片区。
自贸协同发展区建设是外经贸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以及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复制推广自贸区政策措施是一个重要的举措,以加快自贸区建设步伐,提升自贸区的竞争力。东宁市重点打造进口松子加工产业集群和进口俄粮加工产业集群是一个重要的举措,这两个产业集群的建设将有助于提升东宁市的食品加工产业水平,扩大对外贸易,增加出口收入。同时,这也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外资和技术,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自贸协同发展区的建设。、此外,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也是自贸协同发展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往俄罗斯海鲜进入中国内陆需要通过空运或海运绕行青岛、上海等口岸中转,运输时间长、成本高,资金周转压力大。通过中俄东宁一波尔塔夫卡口岸鲜活水生动物进口快速通关绿色通道,使用专用进口车辆运输,海鲜成活率高,运输时间和经济成本低,逐渐增强市场竞争力。2024年以来,东宁市外经贸企业共进口鲜活海产品98.6吨,货值约3280万元。
下一步,东宁市将积极推动萨哈林岛1亿尾鲑鱼养殖项目,有助于提升我国的水产品供应能力,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提升我国在国际海产品市场的竞争力,为东宁市扩大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