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李克强在结束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后,到上海考察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的最新进展,要求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做好下一步工作。
三年三度考察
从上海自贸区酝酿到建设,李克强这次是连续第三年来这里考察。
第一次,是2013年3月28~29日,彼时李克强在调研中表示,鼓励支持上海积极探索,在综合保税区基础上,研究如何试点先行,在28平方公里内,建立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
这是“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个名称第一次出现。此后半年,经过各方的全力推动,上海自贸区于2013年9月29日挂牌。这场被视作中国继加入WTO后又一次更高层级的开放、“中国经济升级版”新引擎的改革也正式启动。
2014年9月18日上海自贸区挂牌一周年前夕,李克强再赴上海自贸区考察调研,详细了解上海自贸区运行一年来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进展,并表示,要让在上海自贸区注册的企业,不但站得住,而且活得好,更要赢得大未来!
而此次李克强第三次考察的上海自贸区,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物理上实现了扩区,从28.78平方公里,扩大到了包括陆家嘴[-7.86% 资金 研报]片区、金桥片区、张江片区、世博片区在内的120.72平方公里;二是经过两年多的建设,自贸区已经实现了新的发展。
在陆家嘴片区行政服务中心,得知一年来自贸区在改革举措上又推出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负面清单也比上年减少,境外投资项目已全部改为备案制,李克强给予肯定。他说,中国经济要培育新动能,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自贸区要以“三个清单”为突破口,大胆地试,使权力做减法,给责任做加法,为市场做乘法,用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释放经济发展的潜力。
一年来,上海自贸区又出台了不少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新举措。李克强详细了解这里通过一口受理、集中咨询和办理等方式,对接自贸区各项审批业务的做法。正在这里办事的企业人员反映,过去手续复杂、要带一大包材料,现在大多在网上办理,越来越方便。
听取相关汇报后,李克强说,要在审批上做减法、责任上做加法,最终检验是市场和企业出现乘数效应。
乘数效应的一个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新设企业数量的迅速增加。数据显示,自今年4月扩区以来,上海自贸区累计已新增企业9168家,超过自贸区设立以前20年新增企业的总和。
实施负面清单管理,进一步增加了外资准入的透明度,激发了外商投资的热情。以设立自贸区以前20年、自贸区设立后的“1.0版”20个月以及扩区后“2.0版”6个月为界,月均新增外资企业数已从28家增加到168家直至目前的266家。
由于境外投资简化审批备案流程,资本出海更为便利化,今年1~9月备案项目数达385个,同比增长333%;1~9月累计中方投资总额135.55亿美元,是去年全年的3倍。
李克强还对上海市负责人说,你们提出开展“证照分离”试验,要尽快给国务院报方案,在一些易操作、可管理的领域先行展开。
自由贸易账户要适时推广
作为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基础设施,自由贸易账户再次得到李克强的关注。
去年李克强考察时,就鼓励自贸区积极探索为企业设立本外币内外互通的自由贸易账户。自贸区已累计开设自由贸易账户近3.9万个,金融改革带来的跨境收支已达3.8万亿元,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得知这些,李克强高兴地说,自由贸易账户改革是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举措,一方面要总结经验,在有条件的地方适时推广,另一方面要同步完善监管方式,筑牢“防渗墙”,防止跨境资本异常流动影响我国金融市场稳定。
李克强还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的自由贸易账户实时监测室考察监管体系建设。在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李克强听取了自贸区在银行、证券、保险等方面改革开放、监管创新情况的汇报。他说,在防范住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基础上,要继续有力推进金融改革,加强和改善基础性制度,这也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金融改革开放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内容,也可为全国积累经验。
“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做好顶层设计,又要鼓励地方积极探索。在推进现有金融市场建设的同时,还要建设保险交易市场,发挥好保险的保障和分散风险作用,研究提出金融服务业负面清单,支持资本市场有序双向开放,建立健全全覆盖的金融监管机制和风险监测体系,在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中促进金融业强筋健骨,提升国际竞争力”。李克强说。
李克强充分肯定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和坚持改革创新、敢闯善为的进取精神,希望继续努力跑出改革开放加速度,为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