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会议决定,支持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分别以深化粤港澳合作、发展融资租赁、推进两岸金融合作为重点,在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资本项目可兑换、跨境投融资等方面开展金融开放创新试点,成熟一项、推进一项。
应当说,自贸区发展一直为中央所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重要议题并不罕见。真正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强调坚持金融改革试点地区要突出特色、重点推进。由此可见,中央对各自贸区定位明确,高度重视错位发展。
实际上,早在选址之初,顶层设计已经充分考虑了自贸区的差异化定位和错位发展。从既有自贸区的布局来看,上海、广东、福建、天津均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分别处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区域经济的核心地带,其布局与中央强调的“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点实施战略高度契合且各有侧重。
具体而言,广东与港澳地区天然的地缘亲近是其进行开放型金融探索的优势所在。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王景武曾表示,“广东之所以强调粤港澳特色,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谋划工作方向。目前,中央对北京的定位是政策性金融中心、上海则是国际金融中心,我们不需要与之争锋,而是要找准自身定位。广州的优势是距离国际市场更近,应该进一步发挥香港、澳门的自由港优势,以金融创新推动投资便利化。”
按照这种思路,广东早已推动自贸区内相关工作试点。例如,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方面,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同意,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于2015年7月10日发布了《广东南沙、横琴新区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试点管理暂行办法》,将跨境人民币贷款试点地区从深圳前海扩展至广州南沙、珠海横琴。
这种先行先试的探索还在逐步扩大影响力。根据上述暂行办法,不仅南沙、横琴新区注册成立的企业可办理跨境贷,参与南沙、横琴新区重点项目投资建设的广东省辖内企业也可直接向港澳银行业金融机构借入人民币贷款,用于区内生产经营、区内项目建设以及区内企业的境外项目建设。截至2015年10月末,南沙、横琴新区共有28家企业办理36笔业务备案,备案金额81.1亿元,汇入贷款资金31.9亿元,为企业节省约20%的融资成本,以金融创新促进投资便利化的利好效应明显。
而做大做强融资租赁业则是天津优势产业集聚发展的实际要求,也一直是天津自贸区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
天津自贸区内的东疆保税港区一直是北方国际(000065,股吧)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同时也是连接亚欧大陆陆海运输的节点,可辐射东北亚、中亚和东欧,拥有广阔的腹地资源。为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东疆保税港区建设成为综合功能完善的国际航运融资中心,天津希望利用自贸区的投融资服务平台和政策优势,拓展北方企业海外投资并购的融资渠道,提供融资便利,降低融资成本,以此吸引各类租赁企业进入自贸区,打造我国融资租赁聚集“高地”。可以说,融资租赁正是该区的“金字招牌”。
与广东类似,福建自贸区的发展也与地缘优势密不可分。除了复制上海经验外,该地区充分发挥对台优势,推进与台湾地区投资贸易自由化进程是区内最大亮点。
其中,福建省会福州片区将立足“距台湾最近省会城市”的独特对台区位优势,构筑省会经济发展的新高地;而厦门原本就是因台而设的经济特区,现在更将借助国家自贸园区可享受的设厂、通关、税费政策进一步促进两岸经贸往来。而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血液”,金融业务和金融服务创新在其中的作用尤为关键。目前,区内已经提出“对台小额贸易市场设立外币兑换机构”,“允许自贸试验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台湾同业开展跨境人民币借款等业务”,“支持台湾地区银行向自贸试验区内企业或项目发放跨境人民币贷款”等多项金融创新业务,以推动两岸贸易投资、贸易便利化。
可以看到,无论是顶层设计的宏观调控还是基层实践的实际落点,几个自贸区均是从自身相对成熟的条件出发,发挥特色、突出优势,将创新重点和改革方向依托于企业发展、实体经济需求之上。也唯有如此,自贸区的金融改革才能避免大而化之、多干快上、面面俱到,切实增强服务区域内实体经济能力,真正为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积累有效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