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自贸通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银行系入市资金风险凸现 业内:能捂住的尽量捂着

   2016-01-27 150
核心提示:getty图1月26日,千股跌停再现,一波波暴跌之后,将此前争相入市的银行体系资金推到了悬崖边上。在这轮暴跌中,银行无疑是最受

  getty图

1月26日,千股跌停再现,一波波暴跌之后,将此前争相入市的银行体系资金推到了悬崖边上。

“在这轮暴跌中,银行无疑是最受伤的金融机构之一。”多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称,除了股权质押、大股东增持外,还有大量银行资金借道券商两融、私募基金、上市公司定增,甚至直接贷款等不同渠道,陆续进入股市。如今,这些资金已面临着巨大风险。

面对危局,银行也在积极自救。为了避免风险进一步暴露,与去年不同,银行目前并未选择大规模平仓,而是采取了补仓、展期等方式缓释风险。

资金多渠道入市

“各个条线都在参与股市,各有各的玩法。”某股份制银行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称,由于伞形信托、专户基金、收益互换等模式式微,在批发业务方面,银行资金进入股市主要有大股东增持、券商两融、私募基金配资等三种模式。

他同时称,从目前来看,在上述各种业务中,股权质押、大股东增持所占比重最大,尤其是股权质押,是传统的成熟业务,质押率往往不高,并具有高度流动性,此前颇受银行青睐。同大股东增持相比,其存量规模可能更大。

此外,券商两融受益权质押,也是常见方式。除了自有资金,券商两融资金,亦有部分来自银行。其操作模式是,券商将两融受益权质押给银行,获得银行授信之后,再将资金以两融业务通过投资者进入股市,实际上是银行对券商授信,性质属于信用贷款。

相对于大股东增持、券商两融等模式,银行资金借道上市公司定增、向私募配资更为隐秘。华南某知名银行投行人士此前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仅在去年上半年,该行就参与了至少3家上市公司的定增,动用资金就超过百亿元,当时获利数十亿元。

“当时股市火爆股价普涨,收益非常诱人,又有很厚的安全垫,所以银行愿意做这些业务。”上述华南股份行人士称,通过这种方式,银行可以获得远高于贷款的收益,又能在报表中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除了借助通道,银行直接贷款流入股市,亦屡见不鲜。上海银监局披露,2014年12月,上海银行某支行通过银证转账账户,向客户发放个人质押贷款,用户将贷款直接划到证券账户,其中部分资金被用于证券交易。2015年11月,上海银行因此被监管部门处罚。

实际上,利用贷款资金炒股早已有之。监管出手之后,类似情形也随之浮出水面,多家银行都已经为此受罚。来自浙江银监局的信息显示,2015年11月 份以来,因贷款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台州银行、中信银行、渤海银行、浙江平湖农村合作银行等四家银行,被当地监管部门共计罚款数百万元。

此外,利用信用卡透支、消费类贷款为名提供资金,是贷款流入股市的另一隐蔽通道。某股份制银行深圳分行人士透露,去年初以来,不少银行都加大了消费贷款的投放力度,单笔额度一般在20万~100万元之间,但贷款发放后却被用于炒股。

“股权质押、大股东增持,都是合规或监管推动的业务,本身不存在什么问题。但银行为券商两融、上市公司定增提供资金,合规上多少可能都存在一些瑕疵。”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称,在监管严令之下,银行必须假手他人,与其他机构联手方能操作。

据他介绍,银行资金参与上市公司定增,一般都是通过表外进行,并包装成资管计划,资金则大多来自理财产品,银行从中收取固定收益,有些银行甚至和其他机构联手,直接参与上市公司定增。

为了使参与过程尽量隐蔽,在操作时,银行往往不能直接出面,需要层层包装,借助多重通道,尽量隐藏自身,仅仅资金以托管的名义出现,实现对账户的控制,从而实现隐身操作。

由于借道理财资金池,并且一对一的合作,无需进行信息披露,银行与私募合作同样存在类似情形。上述私募人士称,在缺乏整体信披的情况下,这类业务外界很难窥其门径,只有银行自身才掌握其真实情况。

“这部分业务主要是大中型银行在做,资金量很难统计,但保守估计也有好几百个亿。”他称,同参与上市公司定增不同,经过场外杠杆资金清理之后,银行向私募基金提供资金,结构化产品已经很少,私募自身也会披露产品净值,整个运作过程相对透明。

银行积极自救

今年以来累计跌幅达到23%左右,深证成指累计则跌上证指数25%左右。短期的猛烈下跌,让不少股票价格已创2014年以来新低。尽管监管层表示股 权质押风险不大,但随着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股权质押濒临爆仓,银行入市资金已经被推到了悬崖边上。根据公开数据,目前至少超过100家上市公司大股 东增持、质押,面临爆仓风险。

上述银行业人士称,由于缺乏完整的统计数据,商业银行的股权质押、大股东增持总体风险尚难判断,但从杠杆比例来看,大股东增持风险高于股权质押。但若从规模上推测,股权质押风险更大。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的银行资金,同样面临巨大压力。虽然部分银行是在去年牛市期间开展此类业务,安全垫较为厚实,但由于锁定期的限制, 部分资金可能尚未退出,随着市场一路暴跌,此类资金将面临巨大压力。不过,由于此类业务规模较小,整体风险要远低于股权质押、大股东增持。

对于贷款资金部分,上述股份制银行深圳分行人士认为,这部分业务期限一般在一年左右,贷款金额也较小,目前尚未出现显著风险。

面对风险,银行也在积极自救。数家银行理财部门人士均称,与去年的两轮暴跌不同,银行目前并未选择大规模平仓,而是通过补仓、展期等方式缓释风险。但股权质押、大股东增持业务,已经有所收缩。

“如果选择平仓,就会形成多杀多的局面,进一步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大家不会轻易让风险暴露,能捂住的就尽量捂着。大规模平仓的炸弹一旦引爆,到时候大家都要灰飞烟灭。”某银行理财部门人士称,当前最要紧的,就是解决流动性的问题。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i-maoqu.com/news/show-4162.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头条直达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直达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版权所有:上海环球投资有限公司

沪ICP备150492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