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或也无力拯救连年亏损
8月12日,众诚保险在新三板敲响挂牌钟声。这也是新三板迎来的首家汽车保险公司。
据中国网报道,作为国内首家由汽车集团发起成立的专业汽车保险公司,众诚保险2011年6月以5亿元资金注册成立。但这家企业成立至今,几乎连年亏损。根据其财报数据,众诚保险2013年、2014年和201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29亿元、6.55亿元和10.1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3亿元、-1.69亿元和-0.82亿元。
另一方面,其投诉率也居高不下。公开信息显示,2015年众诚保险在财险公司万张保单投诉量及亿元保费投诉量中均进入前10位,当年上半年更是以1.43件/万张的高额保单投诉量位列财险公司排行首位。
众诚保险的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公司挂牌股票总量为21.78亿股,挂牌当日可公开转让股份数量为15.26亿股,每股面值1元。
君侠投资总经理黄剑飞推测,除了融资需求,挂牌三板还可以扩展知名度,同时三板上有一些车联网相关的企业,可以给车险企业提供对接一些后车市场的产品业务的合作空间,而新三板对于这种新形势下开创的互联网新业务模式,是很便利的空间。
但保险界人士则普遍表示,单纯寄望于在新三板挂牌的利好,对于众诚保险突破目前困境,并没有太大的实质性意义。
众诚保险挂牌新三板,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可能真的很“骨感”。据投资快报报道,尽管众诚保险高层人士表示,正式挂牌新三板后,众诚保险将在新三板交易市场上获得更公开合理和快速直接的市场估值,推动企业品牌不断升级发展。更重要的是,挂牌新三板将为公司引进优质的战略合作伙伴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为公司后续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不确定性很强。”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保险界分析人士指出,“现在整个车险的盈利空间都非常小,不可能一个本身业务不能负担的企业通过挂牌就能扭亏为盈。即便资本引入有协助的作用,如果人员和业务结构不调整,仍是无用。单纯想通过挂牌或上市改善盈利,不可能。”
靠新三板融资“圈钱”生不逢时
据投资快报报道,过去公司上市后或许可以很快圈到钱,可如今投资者更关注的是保险公司挂牌新三板后的表现。除了对众诚保险本身经营能力的疑虑,险企在新三板挂牌后普遍遇冷的现状也是各位业内人士考量的问题。
最早挂牌的保险企业是盛世大联,2014年12月31日就拉开了保险企业进军新三板的序幕。从转让方式来看,盛世大联和中恒股份是做市转让,其余的都是协议转让。
根据wind数据,按照证监会行业分类,截至目前在新三板挂牌的保险行业相关企业共有13家,而挂牌至今,仅有3家有成交量,并且这三家无一例外属于保险代理公司或公估服务机构,其他的保险公司,全数为0成交。
中小保险公司虽然融资压力剧增,若寄希望于新三板成为“补血”主渠道,至少从目前来看不太现实。在已挂牌的中小保险机构中,交易量不理想甚至零交易记录的不在少数。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表示,缺乏市场流动性的新三板,目前看来更像是保险机构的展示平台,寄望于通过新三板融资的愿望,预计短期内仍然难以实现。
据中国网报道,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表示,保险是传统行业而非新概念,目前也没有新的运营模式。而三板是一个创新型企业的市场平台,对未来期望值很高,挂牌的大多是中小微企业,扶植落地的也大多是新兴概念。
另有保险界资深人士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没有成熟新概念的时候进入新三板,本身就是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