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记者陈鹏)央行昨日公布的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946亿元,同比多增857亿元。其中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796亿元,占到新增贷款的85.5%。
值得注意的是,11月份常被看作信贷投放的传统淡季,而此次公布的新增贷款数据也超出市场预期。根据央行昨日的披露,截至1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05.56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3.1%,增速与上月持平。11月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946亿元,同比多增857亿元。
此前,多位券商分析预测,11月份的新增信贷规模将在6500亿-7000亿元之间。宏信证券研究发展部和招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曾预计,11月份新增信贷为7000亿元,而国泰君安证券、中信证券研究部及华泰证券研究所均预计新增信贷为6500亿元。
在今年下半年不少城市出台限购措施后,代表个人住房贷款的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依旧在新增贷款中占据较高的比例。根据央行披露的数据,11月份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79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10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692亿元,占到新增贷款7946亿元的71.6%。
宏信证券在此前的分析中认为,受房地产新政滞后效应以及前期房产销售手续办理影响,预计11月居民中长期贷款仍能维持高位。
此外,数据显示,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153.04万亿元,虽然同比增长了11.4%,但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2个和2.3个百分点。
■ 解读
信贷“淡季”为何贷款仍然上涨?
分析称,房贷持续扩张为新增贷款上升原因
年末本是银行放贷的传统淡季,但11月新增贷款规模却出现逆势上涨。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11月新增贷款为7946亿元,同比增加857亿元,相较上月的6513亿元,环比多增1433亿元。而7946亿元的新增贷款规模,仅次于2014年11月的8527亿元,成为历史同期第二高。
这其中,房贷成为增长的“主要力量”。 11月,住户部门贷款(主要为房贷)增加679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10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692亿元,占到了当月信贷规模的71.6%.
从“十一”开始,郑州、杭州、深圳、上海等前期楼市火热的一二线城市就出台了严厉的限贷限购政策,楼市交易迅速降温。11月房贷增长应该呈下降趋势,但数据显示,房贷增长依然维持高位且呈现继续攀升的态势。
对此,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在报告中认为,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的原因是数据滞后,姜超称,11月份居民中长贷依然高增5692亿元,反映了前期地产销售火热的滞后影响。姜超认为,11月房地产销售端大幅回落,贷款政策趋严,未来房贷规模将会受到拖累。
中银国际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邱启兵与其持同样的观点,邱启兵认为,11月新增贷款规模以居民中长期贷款为主,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还需要一些时间体现。
不过,东京日联银行首席金融业分析师李刘阳认为从11月信贷数据来看,虽然不排除有投放时滞支撑的个贷增长,但更多的可能还是居民加杠杆的热情没有实质下降。
M2增速为何结束“三连升”?
分析称,这是由外汇占款跌幅较大所致
数据显示,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153.04万亿元,同比增长11.4%,但增速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结束连续三个月的上升势头。
中金所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告诉新京报记者,M2增速结束三连升,主要是由于外汇占款创下了近期最大跌幅。
所谓外汇占款,是因为外资进入中国后需要兑换成人民币才能流通使用,所以国家需要投入资金购买外汇,因此增加了货币供给。
据央行数据,11月末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为22.3万亿元,较上月下滑3826.76亿元,连降13个月,创下了1月份以来最大降幅。
“外汇市场供需不平衡。”赵庆明说,“最近一段时间人民币贬值,导致一部分个人和企业都增加了购汇而减少了结汇,央行不得不在公开市场卖出一部分美元,这就造成了外汇占款的减少。”
这是不是意味着,国外资金有流出中国的迹象?在赵庆明看来,资本流出是外汇占款减少的直接原因,但资本流出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美联储加息预期仅仅是近期的因素,包括人民币汇率走弱等因素都造成了这一现象。
除了外汇占款外,此前央行公布的外储数据也连续几个月走弱:11月,中国外储下降691亿美元,连续第五个月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