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自贸通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没有魔幻,活着就太无聊了”

   2017-05-15 12140
核心提示:从广告到摄影再到文学创作,接受了11年专业美术教育的独立艺术家马良以跨界闻名。2012年,马良在全国35个城市搭建临时照相馆,免

从广告到摄影再到文学创作,接受了11年专业美术教育的独立艺术家马良以跨界闻名。

2012年,马良在全国35个城市搭建临时照相馆,免费为1600多人拍照。这个被命名为《我的移动照相馆》的艺术行动,成为当年最受媒体关注的艺术事件之一。

3年前,对视觉艺术颇有心得的马良一头扎进专业之外的舞台剧,跨界玩儿了一票大的——把亲手设计制作的蒸汽朋克奇幻装置搬上戏剧舞台,在没有一句台词的情况下,用4个和真人一般大小的木偶,讲一个让普通人能感同身受的父子故事。

没有大导演和大明星加持,知晓《爸爸的时光机》的戏剧观众十分有限。从上海首演到现在,演出总数不超过30场,其中包括2016年乌镇戏剧节连演的5场。

观剧过程中,剧场四方传来观众的啜泣。演出结束后,成人和小朋友都冲向舞台,或围住导演聊感受、提问题,或握住小木偶“马古几”的手久不丢开。从大戏和高水准观众扎堆的乌镇戏剧节现场反馈来看,《爸爸的时光机》已非“成功”二字所能概括。

木偶没有成为观众在剧场内共情的障碍。相反,或许因其高度抽象,人们可以更放心地将内心积蓄的温情与无奈、愉悦与悲伤灌注其中。

马良知道自己做了件挺了不起的事儿。毕竟,从用木头、金属打磨出1000多个零件制成一个与真人一般大小的木偶,到让由两个人共同操作的木偶在舞台上变成情感的寄托,这每一步,都是他带着团队走出来的。

马良将这部剧献给85岁的父亲——有“中国戏曲导演界奇才”之称的上海京剧院戏曲导演马科。

“好极了,超乎我的想象。”一生有80余部戏曲作品,并导出《曹操与杨修》的老艺术家马科看完儿子的作品认真评价。

“美好、魔幻、超现实,都是让人继续活下去的一部分动力。如果只有索然无味的现实,而没有魔幻,活着就太无聊了。”3月10日,马良在《从摄影师到舞台剧导演,都有哪些挑战?》的live中如此概括他的艺术追求。

5月1日,正值《坦白书》再版,《爸爸的时光机》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为期10天的演出落幕。

马良坦言,下半年稍有余裕时会将精力投向胶片摄影,因为“年纪大一点了,更冷静了,胶片摄影那种工作很久只为一个瞬间的特性更适合深思熟虑的自己”。

《21世纪》:为什么选择在舞台上用木偶讲一个父与子的故事?创作过程是怎样的?

马良:这部剧献给我的父亲,里面有我自己的经历,但不限于此。“父亲”是永恒的父亲,是所有人的父亲。

我和木偶的渊源始于童年,邻居在上海木偶剧团看大门,没有演出的时候我就有机会去仓库玩儿。当时觉得那个木偶很难看,希望自己以后有机会做更漂亮的。

2014年想做戏剧,因为喜欢木偶,就从这个角度切入了。制作木偶花了一年半,设计由我一人完成,制作团队共有四名男性。每个木偶由1000多个零件构成,零件都是自己打磨。

木偶制作更多依据人体而非现成木偶。因为希望木偶能承担现实主义的表演,在视觉上更男性化,所以选择了和真人相同比例。制作上更加细致,比如手能够抓握。为了更贴合人物形象,特别注意细节处理,比如特意把“老年父亲”可以活动的关节固定死,凸显肢体僵硬。

也犯过错误,比如为了“男性化”,把木偶做得太重,演员操作起来非常不便。费了很大劲改进,仍然很沉。1米7的木偶,大概17斤。

《21世纪》:你们通过怎样的训练才做到使观众能和木偶共情的?

马良:这部剧的演员几乎都是90后,非常年轻,但也是真正的艺术家,8位演员中,3位是上海戏剧学院木偶表演专业。但对木偶的尺寸和穿戴,也需要重新学习适应。

演员和木偶同时出现在舞台上,木偶由1到2个演员操作。木偶表演基本上是他们创作完成的,这是有意为之,如果我告诉他们怎么做,他们就是我管辖下的演员,如果我不管,他们就是艺术家。

不同于一般剧目临时组团,剧组演员在过去3年每天上班,后来我们工作生活都在一起,这是演员默契的原因。他们是这个集体创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21世纪》:这部剧只有木偶语而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台词,为什么这样设计?

马良:现在的剧本经历了返璞归真的过程。最初的剧本就是像诗一样简单的句子。

没有做过戏剧的人,一开始都想做符合戏剧规范的作品。木偶做出来以后,发现它有承担现实主义表演的能力,野心就大起来了。在剧本上加了各种戏剧冲突、起承转合。

但我和学戏剧导演的太太有一天意识到应该做自己最擅长的,能表达内心纯真情感的东西,而不是先慌着去做一个成熟导演才有的作品。

少年时代喜欢的《父与子》就用一个很干净的方式和特别简单的父子关系讲了一个故事,我做《爸爸的时光机》,也是想向他致敬。

《21世纪》:这部剧可谓体量庞大,制作复杂,是否改变了你的创作观?

马良:这个戏太难,受外力影响太多,比如演员情绪、人员辞职、资金等等。我可能还会做一部戏,因为这三年积累的经验浪费有些可惜。

我希望作品能给人魔幻、梦幻的感觉。特别伤感的现实别人已经拍了很多,我想拍点不一样的东西。每个作者对怎样呈现世界都有自己的立场。生活有时显得很糟糕,你为什么不能给生活和世界一些好东西?艺术作品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安慰剂。(编辑 董明洁 许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i-maoqu.com/news/show-7249.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头条直达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直达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版权所有:上海环球投资有限公司

沪ICP备150492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