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暑假,东华大学的师生们又“熟门熟路”来到了新疆,为新疆地区的纺织产业发展再出一份力。自2011年开始,这已经成为东华纺织人与新疆的一份暑期约定。
这个暑假,东华大学还邀请了苏州大学、江南大学、台湾亚洲大学等全国12所纺织院校的师生一起赴约,18位专业带队老师和103名纺织、服装相关专业的本、硕、博学生参与,“一带一路”全国大学生纺织援疆团实力强大。他们深入新疆基层纺织企业和棉花主产区,以调研、授课和研讨会等形式将展开智力援疆,切实助力新疆地区纺织服装产业优化升级。
在塔里木大学举行开团仪式,参观三五九旅纪念馆、上海知青纪念林,在兵团棉田参加棉花打顶,开展沙漠拓展等活动,接受屯垦戍边革命传统教育——这是“援疆团”的传统项目,今年也不例外。
东华大学特聘教授、“一带一路”全国大学生纺织援疆团总指挥邱夷平老师说:“敢不敢坐五十几个小时的硬座火车,重走当年知青援疆路?这是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的‘援疆团’了解先辈们农垦戍边、艰苦奋斗的历程,感悟三五九旅文化,从而激发热爱祖国和奉献边疆的情怀”。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研究生、“一带一路”全国大学生纺织援疆团团长刘凡茜子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援疆团’活动不仅是专业技术的传递,也是我们团员的一次心灵洗礼。”
荡涤了心灵,增添了干劲:针对莎车地区服装厂多的实际,伊宁小分队积极备课,除了讲述基础理论知识,还在工厂为少数民族员工们进行了现场电脑平缝机车缝的教学,受到了工厂领导和员工的一致好评。而阿拉尔、阿瓦提、石河子小分队也为阿克苏纤检局、新疆鲁泰、洁丽雅、溢达、如意等公司带来了针对性的授课。经统计,本次“援疆团”授课分队在短短12天的时间里合计培训人数达3048人次,讲授44节课程,授课时长49.5小时,是去年培训人数的近3倍。
“一带一路”倡议让新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节点。作为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有资源优势,但新疆纺织服装专业人才奇缺,基层干部和企业骨干纺织服装专业知识不足,阻碍着产业的发展。
“援疆团”社会实践始终秉承的原则就是“调研找问题,培训有针对,破解真难题”。7月15日,“一带一路”全国大学生纺织援疆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纤维检验局合作的20支调研小分队陆续从阿克苏出发,分赴喀什、和田、克州、乌鲁木齐、石河子、奎屯等15个地州市,进行新疆全区纺织服装生产企业普查。
12天中,“援疆团”成员调研走访纺织服装企业200余家,撰写调研报告21份,并将协助纤检局完成新疆全区纺织服装生产企业的整体调研报告,上交给上级相关部门,为国家制定促进新疆纺织服装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作为重要参考。
上海环东华时尚创意中心主任韩哲宇从调研中激发出这样的思路:新疆的纺织服装产业要瞄准周边的中亚、南亚国家甚至西亚和欧洲的文化审美和经济特点,通过深入细致的历史文化挖掘、市场调研、设计开发才能进一步推动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向时尚化、智能化、特色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