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方面,同业存单利率仍在走高。截至目前,3个月期限存单利率从7月中旬的4.1%升至4.4%,涨幅约30个基点。同业存单的发行期限逐步从1-3个月拉长到3-6个月期,1年期以下的同业存单发行仍占最大比重。伴随着同业存单发行期限的拉长,同业融资平均成本也随之上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这将要求银行控制好同业融资的市场规模,通过期限引导结构,进而实现对总量的控制,并最终将降低同业存单增速。
自2013年推出以来,同业存单由于发行便利、批量融资、计入应付债券等特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受到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的欢迎。过去几年,同业存单市场经历了爆发式增长,成为中小银行做大资产负债表、实现规模扩张的利器。Wind数据显示,同业存单从2013年首次发行的310亿元一路飙升至2016年的超过13万亿元。截至8月22日,同业存单发行总额高达12.18万亿元,逼近去年全年的13.02万亿元规模。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熊启跃认为,该市场此前的快速发展与近年来我国的低利率市场环境和对同业存单较宽松的监管政策息息相关。
但近期,这些环境发生较大改变,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在8月18日举行的银监会近期重点工作通报通气会上表示,银监会治理乱象以来,银行业同业资产、同业负债规模自2010年以来首次双双收缩。此前,2017年二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提出“拟于2018年一季度评估时起,将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上的银行发行的一年以内同业存单纳入MPA同业负债占比指标进行考核。”同时,市场有消息称,监管部门正在酝酿货币基金相关规定,拟限制货币基金购买低等级同业存单。
市场环境看,利率中枢上移、监管政策趋紧等因素正促使银行资产端“去杠杆”稳步推进。“受这些政策影响,同业存单规模增速将回归理性。”熊启跃表示。同时他认为,“我国拥有全国性经营牌照的商业银行只有12家,这些银行在经营网点上具有明显优势,而以同业存单市场为代表的资金市场则成为其它没有全国性牌照银行获取资金的重要渠道。从长期看,同业存单市场对我国商业银行依然十分重要。”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