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丝绸之路”:中欧班列突破5000列,到达欧洲12国
在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斌看来,今年6月8日中哈亚欧跨境货运班列的启动,不仅使连云港中欧班列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也充分体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有机对接。
这一天,中哈两国元首共同出席中哈亚欧跨境运输视频连线仪式。先后连线连云港中哈物流基地和“霍尔果斯-东大门”经济特区无水港,视频分别显示两地班列作业、换装和编组场景。
在连云港中哈物流基地现场,一个个蓝色集装箱从中远海运集团的“中远欧洲”轮卸下,由集装箱卡车转运并吊装到港区的中欧班列上,准备经哈萨克斯坦运往目的地。与此同时,装载完成的另一列中欧班列开始缓缓启动。
“目前,连云港中欧班列已实现中亚五国主要站点的全覆盖,并延伸形成至土耳其等黑海沿线国家和至俄罗斯、波兰、德国等沿线国家的两条通道,今年上半年达到日均2列规模,成功开通德国杜伊斯堡-乌鲁木齐-连云港-印度新德里的公铁海联运班列。”刘斌说。
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连云港的中欧班列是全国中欧班列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自2011年3月开行以来,中欧班列为贯通中欧陆路贸易通道,实现中欧间的道路联通、物流畅通,服务中国与欧洲间的经贸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运力保障,因而被誉为“钢铁丝绸之路”。
中国铁路总公司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已有52条中欧班列运行线,国内开行城市达到32个,到达欧洲12个国家32个城市,累计开行班列已突破5000列。
两年前,新华社记者调研中欧班列时,总共才开行1000列,而今年截至目前已突破2000列,其中回程班列达到去程的50%,发展进入“提速期”。
“中欧班列日均运行1300公里,全程运行时间大幅压缩,最快12天抵达欧洲。”中铁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压缩运到时限、提高通道运量等措施,不断扩大班列开行规模,物流成本也在不断降低。
记者了解到,中欧班列运输货物品已由开行初期的手机、电脑等IT产品,逐步扩大到服装、汽车及配件、粮食、葡萄酒、木材、机械设备等,中欧企业和百姓越来越多地享受着中欧班列带来的便利和实惠。
“冰上丝绸之路”:北极航道上我国商船增多,探索常态化运营
中远海运集团旗下的“天健”轮,正在驶向北极东北航道前往欧洲。
北极航道是穿越北冰洋、连接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最短航路,包括东北航道、西北航道和中央航道。5年前,“雪龙”号极地科考船首次成功穿越北极东北航道。随后,中远海运集团旗下的“永盛”轮于2013年经由北极东北航道抵达欧洲。
截至2016年底,中远海运集团在北极东北航道派出船舶5艘,完成9个航次。2017年将由6艘船完成6个航次,主要承运设备、钢材、纸浆等货物,继续探索和扩大中国商船项目化、常态化航行北极的规模。
今年6月,《“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提出,积极推动共建经北冰洋连接欧洲的蓝色经济通道。国家主席习近平7月4日会见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强调,要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落实好有关互联互通项目。如今,北极航道正在破冰而出,缓缓展现出一条世界航运和贸易发展值得期待的蓝色经济通道。
业内人士认为,对中欧贸易而言,扩大北极航道商业化运营规模,实现北极航道常态化运营,对中国制造和中国装备走出去、扩大欧洲市场份额,以及欧洲货物出口远东,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北极东北航道扩展了中国对外贸易海上服务航线,为客户提供了新的快捷航线选择。今后,亚欧客户在贸易通道方面将有更多的选择,开往欧洲的商船将可以不用在繁忙的苏伊士运河等待,也可以避开传统航线上的敏感地区。”中远海运集团副总经理俞曾港说。
中远海运集团旗下的中远海运特运公司副总经理蔡梅江表示,北极航道的优势主要是:通过北极东北航道航行,比传统的经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的航线节省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和航程,可大大节省燃油等成本,提高航行周转率;船舶可减少燃油消耗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排放;可节约苏伊士运河、雇请武装保安等费用支出;可避开夏季印度洋西南季风对船舶航行安全以及绕航的困扰。同时,可减少海盗袭扰,降低船舶航行安全风险。其劣势则在于气候环境恶劣,航行窗口期短,救援不易。
“这条航线货轮少,没有海盗等问题,加上更短的航程、更低的成本,因而有着极大的竞争力。”“天健”轮船长沈建新说,不过,海冰、低温和复杂的气象条件,沿途救援等设施稀缺,对船员和货轮本身来说都是需要经受的考验。
中欧班列与北极航道:锻造中欧贸易新通道
“钢铁丝路”与“冰上丝路”,正在为中欧贸易铺就更加宽广之路。然而,这两条贸易通道尚处于培育和发展中,中欧班列真正成为“黄金列车”、北极航道真正成为“黄金水道”,还有待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货源进一步拓展和国际合作持续深化。同时,北极航道更是受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巨大。
对连云港中欧班列而言,刘斌表示,将重点做优中亚地区的班列品牌、打造欧洲南线的精品线路,进一步完善海铁联运、海河联运、江海直达等联运体系,促进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对接;力争到2020年连云港中欧班列日均达6列以上规模,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更加便捷高效。
中铁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中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国、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等7国铁路部门签署的《关于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和“中欧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两个协调机制的作用,进一步优化运输组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行品质。
业内人士认为,就北极航道而言,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俄、中欧关系的发展,北极东北航道为企业开拓新市场、降低经营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新的机遇。
目前,北极航道上外国商船运输的货物主要以油气为主,我国商船运输的货物主要是设备、钢材、纸浆等。随着冰况减轻,预计今后散货和集装箱将会增加。
业内人士同时指出,北极航道中即使是商业利用最广的东北航道,尚待改进和注意之处也依然不少,比如:极地水域气象多变,给船舶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的渠道依然比较缺乏;极地水域水文资料依然比较匮乏;对极地水域应急响应和救援能力尚缺乏验证;随着《极地规则》的生效,需高度重视新规定对船舶极地航行以及防污染的严格要求。
近年来,经由北极东北航道的商船呈现增多趋势。据俄罗斯北极物流中心数据显示,2016年经由北极东北航道航行的船舶共297艘,同比增长35%。业内人士预测,过往东北航道的船舶将会逐年增多。
“北极航道是连接东北亚、欧洲和北美三大经济圈距离最短的海上通道。中国是全球贸易体系中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外贸货品中90%以上经由海运实现。因此,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对中国来说意义重大。”国家海洋局副局长林山青说,随着北冰洋海冰持续消融和航运技术进步,北极航道通航季节不断延长,通航条件不断优化,目前已初步实现了商业化、规模化航运,未来必将极大改变世界经济贸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