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助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新世纪以来,能源安全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焦点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快了开发绿色可再生能源的步伐。其中,生物燃料乙醇以其具有的可再生、环境友好、技术成熟、使用方便、易于推广等综合优势,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理想汽油组分。
“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中石化科技部原主任乔映宾指出,使用生物燃料乙醇可以减少二氧化碳以及机动车尾气中的颗粒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有害物质排放。此外,发展生物燃料乙醇,还是解决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焚烧问题、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
同时,发展生物燃料乙醇有助于提升我国能源自主能力。乔映宾提到,2016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为65.4%,预计今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接近70%,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可以替代部分石油,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降低原油对外依存度,提高能源自给能力和安全水平。
发展生物燃料乙醇,可以提高我国对粮食生产、库存和价格的调控能力。“生产燃料乙醇是处理问题粮、变质粮的最好方式。”乔映宾指出,对于受污染或是超出保存期限的粮食,不能给人食用,连牲口也不吃。生产燃料乙醇是将这些问题粮变废为宝的一大措施,也保障了餐桌安全。
发展生物燃料乙醇,还能够为农民开辟新的增收渠道,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河南天冠集团教授级高工张晓阳介绍,发展燃料乙醇是提高农产品深加工水平的重要途径。比如粮食乙醇还会产生有价值的副产品,像酒糟蛋白饲料(DDGS)、二氧化碳、沼气。DDGS是深受养殖户欢迎的优质高蛋白饲料。食品级二氧化碳则是碳酸饮料的重要原料。
推广时机和条件已经具备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在有力保障市场供应的同时,也带来了政策性库存高企等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有关地方政府和专家纷纷建言献策,建议参考国际经验,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消费,调节粮食供求,有效处置超期超标等粮食,提高国家粮食安全水平,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此背景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会同财政、农业、粮食等部门组织力量进行了反复研究论证,认为当前的确具备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时机和条件。
一是转型有需要。相比光伏、风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而言,我国可再生液体燃料发展则明显滞后,2016年实际消费量仅约300万吨,不到全国成品油消费的1%,已成为当前能源转型的突出短板,亟待加快发展。
二是原料有保障。据有关权威机构测算,我国每年产生的超期超标等粮食可支撑一定规模的生物燃料乙醇生产。此外,国际市场玉米和木薯年贸易量达1.7亿吨,5%即可转化生物燃料乙醇近300万吨。国内每年可利用的秸秆和林业废弃物超过4亿吨,30%即可生产生物燃料乙醇2000万吨。
三是产业有基础。我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经过十多年发展,以玉米、木薯等为原料的1代和1.5代生产技术工艺成熟稳定,以秸秆等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的2代先进生物燃料技术已具备产业化示范条件。行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居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同时培养和储备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此外,国内车用乙醇汽油试点推广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适合国情、可以复制的发展模式,为进一步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