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银监局继续深耕“进走访”活动,以“增强联动、提升服务、创立品牌”为主题,持续推进“进走访”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引导辖区银行业在增强联动中提升服务水平,在提高服务质效中创立特色品牌,在品牌创建中形成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良性循环,全力打造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持续创新、防控风险的政、监、银、企综合互动平台。
一是增强协调联动,对接企业多样化金融需求。与重点工作融合,强化“增提创”主题年活动与支持“三去一降一补”、“分类施策”机制、债委会、小微金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色金融、科创金融等重点工作的联动,统筹确定工作目标、部署安排和考核评价标准,为支持实体经济、改善金融服务提供了有力抓手和有效载体。
比如,与相关部门联动,从一家银行“单打独斗”转向“债委会联合走访,银证保协同走访,政监银共同走访”的多样化走访,全年共开展债委会成员行联合走访666次、涉及银行机构1742家次,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协同走访381次,政府、监管部门、银行机构共同走访1427次。与企业需求对接,全面对接山东22个重点工业行业及23个服务业行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部署,在挖掘优质客户的同时,积极解决困难客户问题、化解风险客户风险,走访支持暂时困难企业1654家,走访僵尸企业、涉高风险担保圈、环保违规等限制类、制裁类企业957家,压降信贷资金44.41亿元。如淄博、东营、滨州、菏泽银监分局牵头走访当地涉高风险担保圈的企业,指导债委会共商风险化解方案,推动政府部门为企业化解风险开辟“绿色通道”,形成风险化解合力。
二是创建服务平台,提升银行金融服务质效。辖区银行机构凝练凸显自身优势的产品,结合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战略,积极打造品种多样的银行服务品牌。各级监管部门总结提炼本辖区“进走访”工作特质,积极培育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工作品牌。
如山东银监局联合省国税局、省地税局搭建“山东省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将企业纳税信用与融资信用相结合,实现信息线上查询、贷款线上办理。莱芜银监分局推动市政府建立“政监银企金融服务合作联盟”,作为全市经济金融发展战略规划,合力为联盟内企业提供全方位、多样化金融支持。泰安银监分局开发上线“银行业金融产品超市”,26家银行机构入驻,发布银行信贷产品159个。烟台银监分局搭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累计推送银税互动信息28323条,成功办理业务27笔、2.47亿元。淄博银监分局研发“鲁银通”APP软件,实现当地34家机构、141个特色金融产品在线办理。德州银监分局打造“县区行”活动品牌,分别在13个县(市、区)集中召开金融需求座谈会,得到政府、企业、银行等各方一致认可。
三是优化信贷配置,对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活动期间,辖区银行机构和各级监管部门累计走访企业41446家、项目4289个、园区1184个,企业、项目融资余额较走访前增加1640.20亿元、963.28亿元,增幅分别达17.18%、58.35%,显著高于辖区各项贷款同期增幅。走访过程中,银行机构严格执行“分类施策”金融服务机制,扎实推进实体经济“三去一降一补”。
“去产能”方面,走访支持730家企业、69个项目,压降过剩产能行业贷款23.54亿元,支持过剩产能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产能“走出去”融资余额增加211.01亿元。
“去杠杆”方面,积极开展债转股和投贷联动,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兴业银行等4家银行已与8家企业签订1138亿元“债转股”项目、已落地179.95亿元,齐鲁银行、北京银行济南分行等机构通过“贷款+外部直投”及“贷款+远期权益”等投贷联动模式,累计支持客户56户、发放贷款5.5亿元。
“降成本”方面,科学统筹定价策略,积极实施减费让利,活动期间为1558家企业、28个项目取消或下调服务收费共14.17亿元,为2819家企业、62个项目降低贷款利率。
“补短板”方面,走访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智能制造、工业转型升级、“一带一路”、“走出去”等企业2653家、融资余额增长413.71亿元,走访棚户区改造、大班额改造和金融扶贫等企业和项目1278家(个)、融资余额增长569.24亿元,科学引导信贷增量。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何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