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名为《孕育成长》的网络替代金融行业报告,是由剑桥大学嘉治商学院新兴金融研究中心(Cambridge Centre for Alternative Finance)、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和莫纳什大学商学院澳洲金融研究中心所共同出版,并得到了毕马威中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基金会和海航资本的支持。
据报告指出,截至2016年,中国大陆拥有亚太地区最大的网络替代金融市场,其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约6735亿人民币(1022亿美元),增加到了2016年的约16032.2亿人民币(2432.8亿美元)。其中包括约8998亿人民币(1365.4亿美元)规模的P2P个人信贷市场,以及约3834.1亿人民币(581.8亿美元)的P2P企业信贷市场。
紧随在中国网络替代金融市场之后的是澳大利亚,其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约26.23亿人民币(3.98亿美元)增长到了2016年的约40.2亿人民币(6.1亿美元),增长幅度相当可观。2016年,澳大利亚连同新西兰网络替代金融市场共筹资金约54.89亿人民币(8.33亿美元),是亚太地区除中国以外最大的网络替代金融市场。该年,澳大利亚的网络替代金融市场主要由资产负债表企业信贷约14.3亿人民币(2.17亿美元)、P2P个人信贷约10.41亿人民币(1.58亿美元)和票据交易约8.57亿人民币(1.3亿美元)组成,而在新西兰的网络替代金融市场中,P2P个人信贷约10.74亿人民币(1.63亿美元)则占据了主要比重。
据统计,在过去的一年里,亚太地区其他重要的网络替代金融市场尚包括:日本约26.23亿人民币(3.98亿美元)、韩国约24.78亿人民币(3.76亿美元)、新加坡约10.81亿人民币(1.64亿美元)和印度约8.17亿人民币(1.24亿美元)。
剑桥大学嘉治商学院新兴金融研究中心在2015年即开始对亚太地区网络替代金融行业进行调查。在这段期间,亚太地区的替代金融领域已从2015年的约6808.1亿人民币(1033.1亿美元)增长到了2016年的约16164亿人民币(2452.8亿美元)。
《第二期亚太地区网络替代金融行业报告》指出:“自2013年以来,亚太地区不断涌现的多样化的替代金融平台,已经改变了过去个人、企业与机构投资及融资方式。”该报告同时也指出亚太地区大部分的替代金融平台在去年经历了持续地增长。
该报告汇总了亚太地区628个平台所提供的数据,其中包括了中国大陆的463家平台,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165家平台。这些平台提供了20余类重点数据,是由剑桥大学嘉治商学院新兴金融研究中心自2013年以来不断改进和优化完成的,并且广泛应用于全球的各类考察指标。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钱箐旎